如何利用养老机构的优势延伸服务于社区,是全国养老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养老机构填补社区养老服务短板,针对居家老人和老人家庭的现实需求,开展单项或多项的向社区延伸服务,节能增效,助推延伸区域打造友好养老社区,也是政府有关部门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如何做?怎么扩?不少养老机构纷纷摸索前行。”银康同泰“对此有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上海银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晓鸣女士和上海同泰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平女士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Q:银康同泰是谁?
A:上海银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涉足养老行业,投资、运营上海同泰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虹口区银康老年公寓,开展以社区为纽带的全方位为老服务的探索和实践。
虹口区银康老年公寓是城区大型的为老服务综合体,是银康投资旗下的基础实体,与国际照护领域专业公司合作,建有日托、短托、长托和居家四个产品、设立生活照护、康复护理、认知症照护和舒缓疗护单元,成为银康机构延伸社区居家的老年整合照护服务的基础实体,也是产品研发、人力资源实训、服务创新的孵化基地。利用机构赋能,主要在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和虹口区江湾街道建立网格化多业态的社区为老服务基地辐射居家服务。
上海同泰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银康老年产业链的终端实体,依托银康老年公寓,面向社区居家护理和居家养老平台,是开放性的连锁经营机构,也是银康旗下延伸社区居家老年服务和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供应商。
Q:延伸社区的具体实践有哪些?
银康同泰六年中项目包括:
2012年曲阳街道居家服务
2013年“小家连大家、社区送安康”(市慈善基金会福利彩票项目,建立机构延伸社区服务的基本模块)承接虹口区卫计委8个街道的失独老人家庭服务;
2014年,承接江湾街道“先智先觉认知症早筛查”项目
2015年,江湾凉城社区为老服务者培训项目
2016年,全国为老服务创新项目社区照护者(员工)EAP心理关爱项目”
2017年江湾街道"物业+"项目
2018年“咱爸咱妈我照护”(市福利彩票项目)
我们从2017年起开始承接共和新路街道和江湾街道1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个长者照护之家、2个日托的委托运营,开展护理站和居家上门护理服务
以共和新路街道为例: “银康同泰”为老服务工作业态主要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医养康乐服务、长者照护之家、24 小时住养服务、日间照护中心、日托服务、护理站、长护险护理服务、家庭服务公司、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离休孤老失独低收入“六助”服务、长新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项目服务。
总得说来,“银康同泰”为老服务工作业态主要有: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医养康乐服务、长者照护之家、24小时住养服务、日间照护中心、日托服务、护理站、长护险护理服务、家庭服务公司、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离休孤老失独低收入“六助”服务、长新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项目服务。
Q:运作模式及服务成果?
A:公建民营实体运作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
例如共和新路街道第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项目。
服务对象:
1、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需要配餐、送餐、助餐和营养膳食的长者;
3、需要参与社区文化交流、娱乐活动的长者;
4、需要提升各类知识水平,接受各种技能培训的长者。
服务内容:
1、社区课堂:老年教学班、心理及法律服务、适老化系列讲座、“老克勒“情怀。
2、便民驿站:上门服务、“六助”:助医、助餐、助急、助行、助浴、助洁。
3、健康管理:文娱康养俱乐部。
4、社区技能培训:针对社区护老者、家政服务员的为老服务技能持续培训。
服务人数:
社区参与活动人次每月平均100人次。
例如共和新社区长者照护之家项目(额定床位18张)。
服务对象:
1、因虚弱引起肌无力或视力听力弱化易跌倒的需要康复和照护,延缓机能衰退的高龄长者;
2、因骨折、术后、心脑血管中风等疾病处于亚急性期,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需要24小时照护,通过3-6个月康复可以回家的长者;
3、因子女或照护者休假出差和探亲团聚,家里短期无人照护的生活行动不便的长者。
服务内容:
1、日常基础护理(协助:喂饭、排泄、移动);
2、特殊心理护理(禅茶会、家属俱乐部、七彩咖啡午茶等);
3、个案康复护理(以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中医理疗为主,配合作业治疗和物理治疗);
4、健康促进与慢病干预(生命体征观察和监测)。
例如共和新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项目(额定席位8个)。
服务对象:
1、60岁及以上长者,经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结果为二级护理以上的长者;
2、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和轮椅等设施和需要他人帮助的长者;
3、健康状况稳定,无传染病,精神状况、行为习惯等适应集体生活;
4、非卧床病人;
5、日间家庭无人照护者。
服务内容:
1、生活照护:助餐、助浴、生活辅助照料等;
2、精神慰藉:心理辅导、个案社工服务等;
3、康复康乐:适合长者身心机能的文体娱乐、康复活动等;
4、其它服务:如营养膳食指导、日常生活信息提供等。
政府公共产品的基础服务和同泰家庭服务市场增值服务的有效叠加。目前,这个模式运营已实现收支平衡且有微利了。
服务对象:
1、享受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
2、离休干部;
3、享受区养老服务政策,60岁以上无子女老人;
4、街道服务对象(80岁孤老、90岁以上独居老人)。
服务内容:
居家保洁、助浴、助餐、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助行接送、助医陪诊、生命体症测量、陪护等。
目前服务失独家庭老人120人,服务工时1350左右。从2018.5月开始服务享受政府补贴低保低收入老人100人。
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立护理站提供医疗照护上门服务。
例如上海银泰护理站。
服务内容:
27项基本生活照料和15项常用临床护理。
目前医疗照护服务老人160人,老人年龄60至99岁,平均年龄82岁。
利用同泰家庭服务公司市场化的运作,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同泰家庭服务社区延伸服务包括:
1、个人尊享服务:
基础家政:买汰烧
生活管家:助浴、助医、助行、助急、助餐
护理管家:环境卫生;个人护理(面部清洁;口腔清洁和护理;手、足部清洁和护理;全身清洁;会阴清洁和护理);排泄护理;康复护理;饮食照料;皮肤护理;接送服务。
社交管家:陪同参加邻里社区互动
其中,陪护项目包括住院陪护、护理员陪护、夜间医院陪护、夜间家庭陪护;配药项目包括外出配药;个人清洁项目包括剪发+洗发、剪发+洗发+修面、烫发、染发、扦脚;吸氧项目包括吸氧机租借;其他项目包括遗体料等。
2、养老机构延伸服务:
“一对一”助医;“点对点”出行;日用、医疗、康复用品代租代售
3、人力资源培训和派遣:
面向物业管理公司、养老机构、医院、长者照护之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家庭、其他社会组织。
成立上海长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承接政府各项公益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
主要承接社区为老服务项目,承接上海福彩基金项目“共和新路街道失能老人照护者技能培训”,旨在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为失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上门服务,让照顾老人的家庭和亲属有喘息的机会,对有需要照护的老人家属(非正式照护支持体系)进行培训,提供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组织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给照顾老人的家庭以指导。
此外,还有建立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指标、评估程序、评估反馈和评估监督,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质量保证。

Q:机构延伸社区的优势和目标?
A:让在社区养老的老年群体也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做实机构支撑,科学规划指导,引领社区养老。
合理配置照护服务资源,统筹安排照护服务内容,照护服务实现统一管理,完善照护服务配套管理。把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老年照护资源统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综合化的照护需求。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增加长期照护服务供给弹性,消除照护服务供给方面的短缺现象,提高照护服务质量,建立更有效率的老年照护服务制度,增加个人对照护服务的选择自由,增强照护供给体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保证老年人在利用照护资源中的公平机会和待遇。
通过有效运作,降低老人住院返住率、降低医疗照护成本支出、降低社会危机。
加大老年人全方位照护服务项目的综合性、广泛性和示范性,推动老年长期护理保障体系的建设。
社区服务总结:银康目前在二个深度老龄化的街道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多个业态的“蜂窝”聚集模式是一种探索,改变一切靠政府的依赖模式和路径,启动和挖掘市场刚性服务需求,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