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九问“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的瓶颈在哪儿”
2019-09-23 11:45:20
来源: 上海养老网 2019年9月21日,首届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在上海开放大学隆重开幕,会后被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反响热烈。为全面分析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目前的现状、存在问题,探索资源共享、区域联动,协同推进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问题值得关注。趁热打铁,一场深度发问养老护理问题火热铺开!
<<< 养老九问 >>>
22日上午,由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上海民政传媒中心、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智库养老研究院、上海老年报、泰禾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发起,泰禾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赞助的【养老九问】活动第八期正式开问,本期话题直指“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的瓶颈在哪儿”。
现场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实体企业等层面出发,各嘉宾结合自身经验,对主题进行论述、剖析,探究养老行业人才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
“养老九问”第八期现场
本期分享嘉宾
主持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殷志刚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原处长顾卫东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莉娟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庄大军
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家政与健康管理系主任曹晖
上海中侨护理与健康学院创始人兼院长张捷
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院长朱红缨
上海市浦东安老护理职业学校校长于明
上海瑞福养老服务中心主任/上海睦龄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传福
万宏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祝华
互动环节
随后,现场还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互动、交流。
现场嘉宾互动发言
核心观点
* 养老护理人才建设,要靠培养,目前技能型人才还很匮乏。
* 养老护理员前景很好,但供需缺少精准对接。
* 政府部门需要考虑通过出一些政策福利来激励青年人做养老。比如,居住证问题、吃住问题。对于外来养老护理员来说,生活成本太高。
* 养老护理员的培养,解决存量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解决增量问题,需要开辟培养渠道。
* 养老护理员就业、评价、激励等方面标准缺失。如评价方面,现阶段只有技能水平评价,缺少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护理员队伍建设比养老机构建设更困难。解决了“三高”还要解决“三低”问题。
*通过规划专业教育和加强岗位培训来壮大养老队伍力量。如:高等院校在专业内精细划分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再比如,采取多种模式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培训;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等促进人才质量提高。
*通过学习留住人,在职培训很重要。校企合作,线上线下共同开发养老护理员的培训。
*老化的过程不要脱离社会,这是作为学界应该倡导的。
*养老地产如何让运营商和管理机构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政府在推出政策应该思考的。
*饭店是怎么发展成一个行业的?培养人才不要忽视中观阶层的建设。
*要关心养老护理员群体,提升其社会地位。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和价值认同。
*对“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共享平台”未来的一点小建议:成立几个专业委员会,精准培训、实现服务包模式。
“养老九问”第八期合影
<<< 机构参访 >>>
22日下午,论坛组织嘉宾前往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上海市遐福养老院进行考察学习。
考察团一行分别调研了机构的养老模式,并对院内入住长者的生活、就医、饮食、娱乐、护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与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沟通和交流,多视角地了解、学习相关人才建设模式、经验。
△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位于松花江路55弄5号
△上海遐福养老院,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商圈
考察团一行对参访机构给予了高度赞赏与评价,并表示,通过此次考察,让他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收获颇多,养老机构相关人才管理模式的运用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未来长三角地区将进一步协同提升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为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发展添砖加瓦。
由上海开放大学与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就此画上圆满句号。随着老龄化不断加速,养老人才难题将会越来越受关注。本次论坛切实地探讨了相关痛点、焦点,为相关养老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也为长三角区域内未来进一步探索打造四位一体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一起期待在下一届论坛里遇见未知的精彩,共襄盛举!
&图片摄影:上海养老网,版权归上海养老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