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5G、直播、养老?两会开幕在即,在沪代表委员都关注啥
2020-05-21 10:33:57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张骏
收藏(0) 赞(0)

  肩负职责使命,承载人民期待。19日、20日,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在沪人大代表集中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大会开幕之前,代表、委员们就各自关心的话题热烈讨论。记者注意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在线新经济发展、科技人才培养、为老服务、普惠教育等成了代表委员们口中频繁出现的“热词”。


  疫情让我们深刻反思很多问题


  抗击疫情,使命担当。这次两会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举行。与疫情相关的话题最受关注。“这场疫情让我们深刻反思很多问题。”不少代表委员说。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为长期在医疗战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我特别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上的短板,具体表现在公共卫生专业性欠缺、医防结合协同能力欠佳、基层公共卫生力量薄弱等方面。”全国政协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建议,重构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他说,重新整合疾控、卫监力量,纳入重构的国家安全体系,施行垂直管理,尽快完成公共卫生安全法立法;加强疾控机构与各级医院的医防结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建设,筑牢疾病预防控制网底。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无数医务人员奋斗在第一线救死扶伤,不少人为此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全国人大代表、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崔瑜认为,在全社会形成尊敬、重视和爱护医务人员的良好风气,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年一代中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同时应该通过系统性改革,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待遇,使他们的收入与专业能力、个人付出和社会贡献相匹配,进一步体现医务人员“酬应其职”。


  “新冠疫情让我们深刻反思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比如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偏差、非法捕猎、违法成本低、执法效率低等。”全国人大代表、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建议,修正立法定位、分层分类扩大试用范围、提高立法的与时俱进性、可操作性、加大惩罚力度、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力。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也将提交相关议案,在他看来,随着我国动物防疫实践不断推进,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需要通过修改才能适应动物防疫实践的发展变化。而最近全国人大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修改,因此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修改时机也日臻成熟。他建议,扩大动物防疫法的适用范围,完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建立许可资格年审制度等。


  在全国政协委员、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看来,在全国疾控体系中加入中医药力量,对于完善该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临床数据可以证明,中医药干预可以提高新冠肺炎CT影像好转率,降低轻症患者的转重率,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但在疫情初期,各种因素导致中医药的参与率一度难以提高。”他认为,在未来未知的疫情中,需要保证中医药高效、深入、全面地参与防控工作,建议加强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地位,将中医药列为疫情防控的“常备军”。


  “新冠疫情凸显了我国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局长花蓓建议,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协调统一应急指挥部成立的机关层级、发布的公告形式以及信息公开的内容,规范预警机制的发布主体及启动条件,规范征用的对象、主体等。


  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汤亮酝酿提交的一份议案是:建议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将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公共卫生日”,以纪念这次史无前例的抗“疫”战争。“常态化疫情防控是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汤亮表示,全面完善国家公共卫生体制机制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需要更多的全民共识和社会舆论的支持,设立庄严而隆重的“国家公共卫生日”,有助于这项工作的推进。


  疫后复苏,如何提振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受到冲击。如何提振经济、化危为机这一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


  这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加快新基建、推进在线新经济发展的建议,“数据是在线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资产。”邵志清说,目前多数企业的内部数据资源尚未整合,外部的数据链尚未构建,企业间和行业间的数据资源无法互联互通,形成“数据孤岛”,难以发挥出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他建议,加大对区块链、大数据等数据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技术突破,推进数据技术对在线新经济的的创新应用。同时,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推动数据在各个领域流通共享,提升数据资源价值。


  科技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但也带来新的监管难题。“先行监管模式应对金融科技发展,存在法规体系混乱,监管失位、错位,多头监管与监管盲区并存,缺乏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诸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认为,亟需开展金融科技监管立法研究,坚持金融业务牌照管理,推动多形式监管科技发展,建立算法备案制度,将监管规范转换为标准数字协议,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受疫情影响,直播电商呈现出井喷之势。“推动线上新型消费发展,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提振经济动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张兆安代表认为,直播电商是新模式,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带动更多消费增长。但对直播电商的监管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多是针对基于公域流量的传统模式做出的规定,在对基于私域流量的直播电商监管就存在适用性问题。他建议立法机关对法律适用问题尽快做出解释或调整,建议监管部门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监测系统,构建有效的直播带货监管机制。


  疫后复苏,经济恢复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认为,多地实践表明,数字消费券是刺激消费、帮店、稳定就业的有效手段。但消费券发放效果好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发放总金额过小,居民感受不明显,难以形成持续的带动效应。“此前多地发放消费券多为财政补贴,是短期应急手段,长期发放显然不现实。”她建议,鼓励政企合作、借鉴“上海模式”,通过数字平台发放“小店消费券”。


  当下中美经贸摩擦不断,疫情对出口贸易影响很大,如何才能更好地扩大开放,促进出口贸易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朱建弟建议,应逐步取消出口环节退税,实行出口货物全面适用留抵退税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关注人才问题。他说,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平台,必然要“海聚”更多的人才。精英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够触发某个产业在全国、在全球的爆发性增长。“未来产业要走向中高端,更离不开技术创新。没有高素质人才,肯定行不通。”丁奎岭说,高等教育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而本科生的教育是根本。高校,特别是顶尖大学,要“以本为本”。只有不断提升本科生的素质与能力,才能为我们国家输送更加优秀的创新人才,我们国家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老小旧远仍是关注热点


  翻看议案提案,养老、教育等民生话题一如既往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应该将为老服务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城市远郊乡村地区的年轻一代已经迁移常住城镇,农村地区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远郊和乡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正在加速,多数乡村老年人与子女长期聚少离多,留守老年人已占农村地区人口相当比例。目前,乡村地区的养老设施一般集中于行政镇,主要服务对象是镇周边的五保老人。由于传统习俗,乡村老人不愿离家去乡镇养老院,子女也不愿意年迈的父母进养老院。他建议进一步加快为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将为老服务与照护新供给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中,加大都市远郊和乡村地区公建民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今年我想提一个关于长护险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一直很关注养老。去年,她参加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情况等调研,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她看来,目前我们国家养老体系过多依赖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占养老金的比例预计在80%以上。长期来看,既要减轻企业的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还要保持合理增长,实际上难以持续。她建议让社会保障回归到保基本,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方面进行探索,提升中高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能力。


  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落实学前教育新政,推进民办园向普惠转型,是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列举了一连串数字: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2018年民办幼儿园数及在园儿童数占比分别为62.16%和56.7%。“如按政策要求,估计有12万所民办园要转为普惠园,分析表明,推进民办园转型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他认为,从实际情况看,需要个性化定制民办园普惠转型方案,在充分尊重举办者自愿选择的前提下,制定普惠认定标准、补助政策、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同时,应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做到普惠优质并重。


  城市更新作为促进城市土地再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有效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复苏城市机能,改善居住环境,由于城市更新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在国家层面尚无专门、单行的法律法规,法律空白亟待填补,实践中面临多种窘境。全国人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建议,通过制定城市更新法,系统性规范城市更新活动,明确立法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更新标准和规范,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得城市更新有法可依。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解冬今年继续关注无障碍电影。她说,数字化无障碍电影的制作与推广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视障人群“看”电影的需求。但版权问题是目前电影无障碍化制作遇到的最难以绕开、但确需解决的问题。她建议,对“作品”“受益人”及“无障碍版本的格式”范围适当放宽,允许不经作者许可,以无障碍的格式向视障者提供影视作品。相关行政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从行政管理入手,推动电影电视的无障碍化。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