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看病可远程,取款可刷脸
2019-09-03 16:02:12
来源: 上海老年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玮 有没有想过,看病不用去医院排队,只是通过一个20厘米长的小盒子,随时掌握身体的各项指标,还能联系医生“望闻问切”?有没有想过,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不用排长队,只是刷一下自己的脸……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各种“脑洞大开”的人工智能技术纷纷亮相,让人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种种改变,其中不少用于民生的智能产品目前已成型或开始了试点。
未来诊室:一部手机+一个方盒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主会场的复星展台,一个长相普通、20厘米长的白色小盒子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这是未来诊室中的多功能慢病监测仪。”相关负责人王猛做了演示,打开盒子的电源,在手机APP中输入身份信息,随后手机页面出现“身体指数、心电监测、血糖测量、血氧测量”等选项。点开其中一项,用户两手接触小盒子边缘的4个电极,或者轻轻按住传感口,十多秒后,血压、水分、心率、体脂数、骨量、心电图等十几项慢病关键生理指标,全部检测而出,生成健康报告。
“市民看病不需要去设备齐全的诊室,医生可以携带着它,现场做检测,市民也可以在家里进行自我测量。”据介绍,所有的指标数据通过网络集成到平台,形成完整的健康档案,并可以实现人员健康状况的监控。市民如果有进一步的求诊需求,可以在线预约医生进行远程诊疗。此外,要进行更多的身体检查,也可以通过剃须刀大小的无线掌上超声、遥控器大小的肺功能检测仪、手机大小的智能眼底镜等一一实现。目前,“未来诊室”已在云南等地开启了试点。
智慧银行:“刷脸”办理各项业务
“你好,我是小I,请问需要什么服务?”一进入中国工商银行的“智慧银行”,长着圆圆“脸”的机器人小I笑脸相迎。对着小I微笑一下,“刷”脸成功,随即小I根据在线预约,引导用户走到没有银行服务人员的柜台边。再对着荧屏“刷”一下脸,后台的机器手臂会立即按“预约业务”,办理存款、取款、取贵金属等业务,待交付口出现需要的现金或物品时,荧屏上提示业务已完成,整个过程不过几十秒的时间。
“这是智能物联交付系统,用户只要通过网银或手机APP进行预约,到网点‘刷’脸,到无人柜台存取即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未来进银行办理业务,将看不到柜台人员、大堂经理,而办理金融理财业务,也不用去柜台和理财经理对接沟通,人工智能将根据用户喜好、习惯等数据分析,在线推荐用户购买适合的理财产品。
智慧垃圾箱:自动帮侬“拎得清”
眼下,申城实行垃圾分类已有两个月,各类垃圾每天“拷问”着市民,当展会现场出现了自动分类垃圾箱,顿时引来了参观者们的浓厚兴趣。“它是怎么进行自动分类的?”一位好奇的观众,在垃圾箱入口扔入一个空纸盒,随即根据语音播报,盒子被“运”到可回收垃圾一侧。
这一款智慧垃圾箱通过将垃圾图像上传云端,光栅传感器检测所投入物体,触发智能分析识别,以达到垃圾的自动分类。“常见的几百种垃圾都能分辨清楚。”相关负责人何冶立说,智慧垃圾箱目前已在宝山诺亚新天地商业广场投入使用,不仅大大降低了市民垃圾分类的出错率,也相应减少了保洁人员二次分拣的工作量。
智慧垃圾箱旁的一个小型“洗衣机”也引来参观者的注目。原来这是家用餐厨垃圾自动处理机。打开箱盖,里面是黄褐色的颗粒物,没有一点异味。“投入湿垃圾后,通过机器慢慢‘消化’,微生物降解,95%的湿垃圾转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5%则成为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一个月取一次。”工作人员介绍说,机器可以24小时工作,一个月大约用2度电,预计明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