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遇上封控措手不及?上海这群人无微不至让老人有所依
2022-04-02 00:00:00来源: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上海长宁
收藏(0) 赞(0)

  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街道的平吉二村小区,97岁的刘桂珍奶奶一人居住在家。“刘奶奶,你的饭来了。”“刘奶奶,今天核酸检测,你先在家里等一会,我们会陪你一起去的。”非常时期,一个个电话与问候,给老人空荡荡的房间里增添了一缕温馨。


  本轮疫情来势汹汹,对老年人,尤其是像刘桂珍奶奶这样的独居老人来说,大都措手不及。家里的菜还没有囤、子女突然被封在小区不能来看望、吃的药也没有了、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涌了上来……


  在上海,助老送餐员、配药志愿者、“老伙伴”、心理咨询师纷纷行动起来,送饭送药,和老人聊天,问问他们的身心状况,让他们有所依靠。


  吃饭配药不耽误


  每天中午,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助老送餐员赵立翔将餐食锁进饭箱,骑着他的“小电驴”,从仙霞社区长者食堂等地往返于各个居民区送餐。


  赵立翔为社区高龄老人送餐已有2年时间,疫情期间有送餐员同事被封闭管理,他便一人担负起9个小区的配送工作。抵达封控管理小区后,他会将写有门牌号的餐食转交给志愿者送上门。


  79岁的任爷爷收到的餐食里有雪菜烧黄鱼、烂糊肉丝、番茄炒蛋、炒青菜等,他说:“小区实施封控管理,我不会用手机买菜,就给居委会工作人员打电话,提前订了餐。一顿饭20元不到,很方便。”

  在长宁区,目前共有1680位老人有助餐需求。由于长者食堂、助餐点暂停堂食,有条件的街道(镇)采取由配送专员直接送至老人家中的方式,保障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个别封控小区则统一送至门口,由志愿者、老龄干部分别送往老人家里。


  不仅是吃饭问题,老年人往往存在一些慢性病,需要定期配药。


  在长宁区新泾镇小区实施闭环管理期间,居民区会请老人“开单”,再派专门的志愿者前往医院配药。在同仁医院的支持下,新泾镇建立了一个“封控医疗需求对接群”,同仁医院为代配药的志愿者开启“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已为数百名老年人解决了用药难题。


  虹桥街道的养老顾问则在小区里一家一户排摸,遇到独居、高龄的老人就记录下来,每天打电话咨询他们的用药需求,汇总后统一代为配药。“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配齐,但是能让老人少走一步,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一名养老顾问说。


  热心邻居和“老伙伴”


  顾晓华是闵行区古美街道东苑怡景园的一名社区工作者,也是小区里的普通居民。


  她居住的楼栋里有三位独居老人,有一天,顾晓华看到老人一个人站在窗边发呆,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由于小区正在封闭管理,她便拿出了家里的存货分给三位独居老人,“我的力量有限,只能邻里间帮一下。”


  当顾晓华给83岁的独居老人张阿婆送菜时,阿婆问:“你不是已经送过了嘛?”阿婆看到顾晓华手里拿的菜,感到惊讶。她随后转身,回到屋里拿出了一个蓝色大布袋,里面装了很多菜和水果。


  原来,有一位好心邻居抢先一步送来了关爱,但张阿婆并不认识他,还以为也是顾晓华送的。张阿婆回忆:“是个年纪蛮轻的小伙子,个子高高的。能不能帮我找到他,我很想谢谢他。”


  遇到核酸检测,不少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小区里的志愿者们便搀扶着他们、搬着轮椅下楼、帮助他们登记检测码,最后再将他们送回家中。“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看到他们就想起了我们的父母,更应该多照顾照顾他们。”志愿者说。


  不止邻里间的力所能及,关爱老人的结对志愿者也在行动。


  在虹口区,就有2780名“老伙伴”,让独居老人不孤单。他们帮助独居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关心老人身体状况,陪同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核酸检测,或陪老年人下楼采样;为老人配送蔬菜,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无法亲身陪伴,便通过电话探访,缓解老人的焦虑恐慌情绪。


  “工作人员每天一个电话来关心,志愿者也会来问我缺什么。”嘉兴路街道一封控小区内的独居老人庄阿婆说,小区封控后,她的“老伙伴”每天都会通过手机询问她的身体状况,为她配送生活物资。


  而在长宁区,“老伙伴”志愿者们已通过电话慰问、视频聊天、微信语音等线上形式,累计慰问结对老人近5万次。针对独居老人,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呼叫中心,线上养老顾问团队开展人工关爱呼叫,累计拨打关爱电话近2000次。


  筑起心理防疫线


  “张老师,我这几天麻烦了。小区封闭了,我楼下有一个确诊病人,刚刚拉走了。现在门也不能出,关在家里真难受,也不知什么时候能解封……”当静安区心理咨询协会的张丽娜拨通了失独独居老人朱老伯的手机时,电话那边传来了急躁的声音。


  张丽娜在电话里立即询问了朱老伯一日三餐是否有保障、身体状况是否良好。得知一切都好的答复后,她给老人讲了他所在社区周边的情况,聊起上海采取的隔离措施以及社区能够提供的服务方式,也告诉老人,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个人防护等注意事项。渐渐地,老人说话的语速慢下来了,不再那么焦躁。


  “疫情之下,老人们由于社交受限、认知有限,更容易产生焦虑,此刻他们最需要心理关怀和抚慰。”此后的几天,张丽娜几乎每天都要和朱老伯通电话或者微信联系。


  楼道封闭的第四天,张丽娜又拨通了朱老伯电话:“朱叔叔,估计您的菜该吃得差不多了,您现在记一个电话,这是离您小区不太远的一家蔬菜店老板的手机号,他这儿蔬菜、鸡蛋、肉基本都有,我已经和老板沟通过了,您有需要就直接联系他,可以送到小区门口。”


  “我记下来,谢谢你想得这么周到……”朱老伯在电话那头说。虽然已经封闭多日,但电话中,老伯表示自己紧张不安的情绪已经平复了很多,还可以定定心心看电视剧,并且翻阅了之前好久没看的书。

  “谢谢你小张,有人关心的感觉,真温暖、真踏实。”通话结束前,朱老伯向张丽娜表达了感激之情。


  记者从静安区社联会获悉,近期,静安区心理咨询协会组建了21人组成的心理援助队伍,在开放热线电话的同时,提供危机干预服务,目前已为三百多户失独家庭提供心理安抚和防疫保障工作。此外,静安多家心理服务类社会组织都开通了免费心理咨询热线,预防、减缓疫情对独居老人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筑起牢固的心理防疫线。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