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死”,日本女诗人茨木则子给我们上了一课
2019-11-22 13:25:39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一本秋刀鱼
收藏(0) 赞(0)
  近日又看到有关日本“孤独死”的报道。所谓“孤独死”,是指在长期独居人士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死去,简而言之,就是死的时候身边没有旁人。

  报道提到,日本年轻人“孤独死”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些人原本都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但由于离婚、离职、生病等个人生活的变故,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独自生活,最后独自死去,往往在死去后数天才被发现。报道随后提示大家“孤独并不只是日本人的困境,我们也一样”。

日本媒体常有对“孤独死”的报道。图为朝日新闻的专题报道页面(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关于“孤独死”的报道大多都是以上这种结构,用同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这个没有出口的问题。在这些重复的诉说中,我们对于“孤独死”的认知也变成了固定的模式:凄凉,可悲,我将来可怎么办?

  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报道时,总是忍不住心生疑惑:为什么必须和他人不时地有社交才是正常的生活?想一个人过日子难道就不正常吗?人必须要儿孙满堂围在身边才能死吗?一个人默默死去是那么丢人的事情吗?对死去的人而言,无非就是晚几天被人发现,那又怎么样呢?人类在对死亡的思索上发展出了文明,但在探讨“孤独死”的问题上,媒体报道呈现出的价值观为什么如此单一呢?

  我说说日本诗人茨木则子的例子吧。

  茨木则子出生于1926年。日本战败的那年,她十九岁。所有有关茨木则子生平的介绍里,都会不会忽略这条信息。茨木则子当时在护士学校学习,东京遭遇美军空袭以后,她作为医护人员参与过救援。茨木则子后来写了一首诗叫《当我最美丽的时候》,描写了她少女时代经历的战后岁月。在明媚青春的衬托下,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显得格外刺眼。这首诗被选入日本小学生课本,每一个日本人小时候都读过,都从中接收到如切肤之痛般的反战信息。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这是茨木则子二十一岁时的照片,是用来相亲的。她身穿华丽的“振袖”(少女款式的和服),眉目酷似后来的女明星广末凉子,十分美丽。图片来自: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茨木则子》,下同

  茨木则子二十三岁时,经人介绍与医生三浦安信结婚。两人专业相关,兴趣爱好也相通。三浦擅长绘画,对茨木则子的诗歌创作非常支持。夫妻俩不仅是生活伴侣,也是最理解对方的人,可以说是一对琴瑟和鸣的佳偶。

茨木则子与丈夫三浦安信的合影,当时茨木大约二十七岁。(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结婚二十五年后,丈夫因病去世。由于两人间并未生育子女,茨木则子开始了独居生活。她有一个侄子住在附近,有时会来看望她一下。除此之外,就是普通生活,每天做家务,写作,阅读,有时外出活动。

茨木则子阅读、写作的书房。丈夫在世时,两人共同使用这间十平米左右的书房。(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茨木则子曾说,希望清静生活,写作到死。这样理想的独居生活持续了三十年。2006年2月的某天,侄子去看望她,发现她倒在书桌前,面前铺着稿纸,手中还握着一支钢笔。经医生检查,茨木则子已经于两天前去世,死因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诗人茨木则子,孤独死,享年七十九岁。

  然而,这是她理想的死法。有什么不好吗?

这是茨木则子生前准备好的遗书。她的愿望是死后不举办葬礼和追悼会,也不需要供奉鲜花和吊唁品。(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上野千鹤子(今年3月,上野教授东大开学典礼上的精彩演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写过两本关于独身人士晚年生活的随笔。由于上野教授本人终身未婚未育,她给独身人士的建议建立在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思考上,从而更具现实意义。

  谈到“孤独死”问题,上野教授强烈推荐东京都监察医务院院长小岛原将直关于“孤独死”的演讲。监察医务院即法医鉴定机构,专门处理死亡案件。居民报告了“孤独死”,都需由法医机构处理(专门处理此类事件的私人机构也须在法医机构的监管下工作)。我在东京都监察医务院的网站上找到了这篇“惊世骇俗”的演讲稿。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演讲的标题:《“孤独死”——向尼采学习》。演讲一开始先抛出了尼采的语录:这是一场面向千万人的演讲;这是一场面向无人的演讲。这个开场白似乎在说,我把我的话说明白了,你听不听得懂我可不管。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小岛原分析了2004年东京都发现的3000余件“孤独死”案例,指出“孤独”和“死”并没有实质的关联。所谓“孤独死”,只不过是短时间内发生的死亡,死者身边恰好没有人而未能及时发现而已。因为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人,就推测死者生前很孤独,然后自说自话地同情起他来,真是毫无道理。

  小岛原说,就他个人而言,倒不如说孤独死是一种理想的死法。他引用尼采的话说,孤独有低级的孤独和高级的孤独之分,后者是人主动选择的孤独,它让人远离庸俗。人活一辈子,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既然自己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就是希望独居,那就不必把外人的眼光放在心上。人什么时候会死谁也说不清。但是,如果说因为害怕一个人死,就勉强自己和相处不愉快的人交往,活得憋憋屈屈,则完全没有必要。在大家的围观下死去,看上去是个“大团圆”结局,却也不见得是最好的死法。因为说到底,死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个人去做的。

  最后,小岛原总结说,“孤独死”只是媒体造出来的一个词,听着让人感觉很恐怖,其实死这件事情并不怎么痛苦,也跟孤独没有一毛钱关系。对于独居人士来说,只要能让人尽早发现你的遗体就行了。

  小岛原的演讲表现出一个跟死亡打交道的专业人士的素养,洋溢着达观和理性的气息。

  死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孤独死”之所以让人恐惧,不是因为害怕死亡,而是因为这个词让人联想到“我是不是到死都会那么孤独”。其实不必想太多,人生的悲欢离合我们掌握不了。你看,像茨木则子这样遇有过美满伴侣的人,到死的时候也还是一个人。反之,死的时候是不是一个人,和他是否活出了丰富的人生也没有绝对的关联。

  今天的人们应该有自己选择生活的自由,包括有选择孤独的自由。与其抹杀自己的思想,苟且依附于某个自己并不认同的团体,倒不如仔细品尝自己的孤独感,珍惜活着的每时每刻。

  文中提到的书:

《茨木则子》,MUJI BOOKS“人与物”文库本,读库/新星出版社,2018年(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茨木则子的书引进较少。通过MUJI BOOKS“人与物”文库本系列中的这一册,我们可以对女诗人的作品、生活观和对语言的思考有一点初步的了解。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另外,MUJI BOOKS“人与物”文库本目前已经出版了九册。每册书都介绍了一位日本不同领域的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并同大量珍贵照片展示了他们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这套书的装帧采用了MUJI无印良品经典的简素风格,似乎在提示读者朋友剥离浮华的表象去体味生活的质朴之美。

《一个人的老后》,上野千鹤子 著,杨明绮 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一个人的老后2》,上野千鹤子 著,杨明绮/王俞惠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这两本书分别是上野千鹤子给单身女性和单身男性的养老指南。日本在2035年将会迎来老龄化的巅峰。而在中国,我们这一代人中,也会有很多人要面对独身到老的晚景。我们将来还能够颐养天年吗?不如看看上野教授的建议吧。

  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以日本社会现实为基础,而翻译又是直接用了台湾繁体中文版的翻译,因此读起来离我们有点远。刚好这两本书的版权到期了,希望有出版社接力出新的版本。不过,还是最期待有我们本地版的“养老指南”出炉。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