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通过的《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 扬子晚报记者现场探访“找亮点”
2019-12-31 13:52:55来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收藏(0) 赞(0)
  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三审通过。家庭照护床位、喘息服务等老人及其家属迫切需要的服务均被写入,扬子晚报记者随即进行了探访。

鼓楼时间银行可实时掌握志愿者总数、服务对象总数等信息。图片来源:紫牛新闻  薛玲 摄

  【亮点】

  “喘息服务”帮着家属松口气

  《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长期需要由家属居家照护的失智、失能老年人,所在地民政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老年人短期入住养老机构,或者由养老服务组织上门提供临时或短期照护服务。“喘息服务”是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免费提供一定时间照护服务,让长期照料老人的亲属得以喘息,疏解压力,减轻照顾负担。南京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专门出台文件,按每天150元标准,每年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15天的免费照护,让疲惫不堪的老人家属能够“喘口气”。

  【探访】

  特殊老人照护者有了“年休假”

  “喘息服务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太需要了。”市民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生活已不太能自理,平时主要靠老父亲照料,他们姊妹几个则轮流上门,但老父亲也已经80多岁了,长期照料对老人家来说不仅身体劳累,精神压力也非常大。“前段时间父亲身体也出了点状况,多亏了喘息服务,我们将母亲送到家门口的护理院住了半个月,父亲正好可以好好休养一下。”余女士坦言,喘息服务也大大减轻了子女的负担,“我们这个年龄,不仅要照顾老人,还要带孙辈,如果没有喘息服务,同时照顾两位老人还不知道怎么手忙脚乱呢。”

  【点评】

  人性化关怀惠及老人家属

  目前许多重度失能、失智老人主要由亲属居家照护,长期繁重的照护常常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为此,南京创新“喘息服务”制度。截至目前,南京全市已累计为两千多名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家属提供“喘息服务”。喘息服务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服务对象从老人拓展到兼顾家属,此外,以往的政府购买服务主要面向经济困难的老人,而这项服务主要面向社会老人,与经济状况无关,惠及了更多的失能老人家庭。

  【亮点】

  鼓励设置“家庭照护床位”

  《条例》第二十七条:鼓励养老服务组织按照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和标准,在失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中,设置家庭照护床位,安装必要的呼叫应答、信息传输和服务监控等设备,提供全天二十四小时规范化、专业化养老服务。家庭照护床位与养老机构院内床位享受同等综合运营补贴政策。

  【探访】

  基础护理不用专门跑医院

  住在建宁路街道的汤先生母亲,今年夏天突然“倒”了下来,完全卧床不能自理,汤先生舍不得将老母亲送到养老院,但自己又没有专业的护理技能,每次换导尿管、鼻饲管等都只能把老母亲往医院送,“每次来回都要打120喊救护车,跑一趟医院半天时间就没了,关键是老人还特别受罪。”后来偶然间汤先生看到家附近有家瀚瑞护理院,便上门咨询了一下,“家庭照护床位的服务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太贴心了。”现在汤先生母亲不论是每隔一天的膀胱冲洗,还是每个月更换导尿管、鼻饲管,打个电话就有工作人员直接上门,“随喊随到,费用还比上医院便宜,非常感谢政府有这样的政策。”

  服务贴心家属添“底气”

  扬子晚报记者随后来到建宁路街道五所村小区胡女士的家,胡女士的爱人2016年中风后就无法自由行走,70岁的胡女士于是请了一个钟点工,每天上门两个小时,帮着爱人锻炼、按摩等,“马上钟点工过年要回家,前后要半个月时间呢。”胡女士赶紧联系了瀚瑞护理院家庭养老事业部主任梅淑芬,“他们都是随叫随到,有了小梅他们,钟点工不再我也一点都不慌。”胡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她外出时间长一点,就请瀚瑞给爱人送个餐,或者家里需要保洁,也是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胡女士感慨,虽然爱人行动不便,但交流没有任何问题,自己舍不得把他送到养老院,“我年龄也大了,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幸亏有瀚瑞的贴心服务,让我有了把爱人留在家中的底气。”

  【点评】

  让老人晚年生活更有品质

  针对老年人口高龄化、失能化趋势下的服务需求特点,南京创新推行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把养老院“搬”进家。家庭照护床位兼具居家养老“人本关怀”和养老机构“专业服务”等优点,突破了二者的缺陷与不足,既有效解决城区养老床位供给瓶颈问题,降低养老机构床位建设成本,也满足了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此外,家庭照护床位还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老人养老成本,也给在家养老的失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雪中送炭”,使他们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养老服务,让晚年生活更有品质。

  【亮点】

  对“时间银行”作出引领规定

  《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本市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市民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政务数据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信息管理平台,发布服务对象需求,预存和转移志愿者服务时间,评价志愿服务等。志愿者或者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可以将志愿者预存的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兑换同等时长的养老服务。

汤先生和瀚瑞护理院的工作人员在交流。图片来源:紫牛新闻  薛玲 摄

  【探访】

  全国首个市级时间银行已启动

  2018年10月,南京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鼓楼分行正式上线,这也是南京市首家区级时间银行。2019年12月24日,南京市举行了时间银行启动仪式。作为全国首个在全市层面统一开展时间银行的创新举措,南京12个区、24个街道、247个社区参加首批试点。而此前试点的鼓楼区,目前已实现了全区13个街道、116个社区时间银行全覆盖。扬子晚报记者在鼓楼区智慧养老大数据运营调度中心看到,中心大屏上不仅可以看到志愿者总数、服务对象总数、总存入时间,还能看到志愿者年龄分布、区域分布等信息。负责运营的鼓楼区承阳养老事业发展事务所副主任李沪浣介绍说,志愿者中刚退休的低龄老人“占大头”,他们可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家政服务、行政代办等服务。

  志愿者忙碌而充实

  在“我的南京”APP中,设有专门的“时间银行”板块,服务对象可以发布需求,志愿者也可以领取任务。40岁的周爱萍去年10月成为“时间银行”的志愿者,目前已为100人次老人提供服务300余次。“我本身就是个比较有耐心的人,也喜欢同老人打交道。”周爱萍告诉记者,自己都是根据实际能力接单,主要是陪同老人外出遛弯,到医院拿药等,有时候也帮助老人进行日常打扫。“我也有朋友在做时间银行的志愿者,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家人也都非常支持。”周爱萍说,为老人服务是忙碌的,但也充实而快乐。

  【点评】

  新型养老模式营造新风尚

  时间储蓄制度即“时间银行”,是南京的一项创新。近年来,南京市鼓楼、栖霞等区开展了多层面的试点,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新型养老模式,受到民政部肯定。今年7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为全市进一步全面实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时间银行”制度作为一项探索,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互助养老,鼓励和支持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风。



图片来源:上海养老网   晏新虎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