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提升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队伍
2016-07-15 00:00:00来源:
收藏(0) 赞(0)

  目前我省已采取一系列举措针对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已经建成。但不可回避的是,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例如多病、丧偶和空巢家庭问题突出等)对养老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一对夫妇负担4位老人的现实,让他们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即使老年人经济上有可靠的来源,子女在时间和精力上也很难承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却逐渐弱化。从长远来看,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建立更加健全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体系的目标。但目前不管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还是社区养老的设施和服务,都远远不能适应这种需要。其中,养老护理人员缺乏是突出的问题。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的现实,养老护理行业面临着后继乏人、专业人才紧缺、服务护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尴尬现状。


  受传统世俗、家庭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目前社会上不仅专业学生对养老护理敬而远之,“4050”人员也对此退避三舍。很多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收入低、压力大、工作脏、社会地位低,稍有条件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护理老人的行当。能够承受这种工作的人素质偏低,大多护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护理员不足,专业护理人员难招,现有护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稳定性差,服务质量不高。


  目前,大多数从事家政养老服务或应聘老年养老护理机构的人员多半是来自县、乡的外来打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更谈不上具有卫生、护理等专业知识。考虑到经济方面的要求和培训机构的缺少,往往从事家政养老服务的人员得不到必要的相关培训。尽管民政部门明确要求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但社会上民办养老机构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缺乏,不少规模较小的民营养老院中,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护理员不足一半,新招聘的护理员中有资格证的更是微乎其微,专业养老护理员的数量远远低于需求数量。另外,由于多数养老服务设施收益低,也无法支付较高工资聘请专业护理员。护理员由于缺乏老年心理咨询知识,更无法提供社区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精神慰籍要求。


  专业的人不肯干,肯干的人不专业,尴尬的就业现状直接导致了养老护理水平参差不齐。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银发产业”应受到更多关注。要想改变养老护理人才匮乏的现状,需要调动政府、学校和全社会的力量。为此建议:


  一、政府出台积极政策,加大对养老护理行业的扶持力度,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福利,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护工等家庭服务业相关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并出台相关培训补贴政策和操作办法。充分利用就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建立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系统,将经过培训的下岗职工分流到社区服务领域中来,满足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需求。


  二、以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城市中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机制,增强其职业竞争力,最终形成“低、中、高”三档的梯度家政服务。要注重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储备,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养老机构培训高素质的管理和服务人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可与再就业工程、劳动力转移工程相结合,通过招聘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推行持证上岗,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陪护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三、民政和卫生部门要为养老服务培训和储备专业化水平的护理人员队伍,在中专、职业学校增设老人护理专业,培养中、高、低档的护理人才。大力开发本地医护学校人才资源,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可加强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利用医院的优势资源为养老机构提供相应培训。应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鼓励和支持退休医护人员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


  四、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及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确保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上门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五、提倡广大大中专学生定期到老年机构开展志愿者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与他们谈心等。争取与各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伙伴关系,把老年公寓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基地。这样既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能对老年机构的运营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所帮助。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